当前位置: 首页>档案动态>盟市信息>正文
昆区:着力打造档案公共服务新范式
───
分享到: 微信 新浪 QQ
     发布时间:2025-08-28 16:42    来源:包头市昆区档案方志馆    浏览次数:     【关闭】

包头市昆区档案方志馆以“一法两条例”为纲,通过四级平台贯通、智慧服务升级、文化空间重塑三大实践,生动诠释“为党管档 为国守史 为民服务”工作理念。通过系统性改革创新,全面提升档案公共服务能力,取得显著成效。

四级联通打破信息孤岛,构建全域服务网络

为满足各类人员查档需求,昆区完成局域网改造工作,建立档案管理一体化系统平台,完善“收、管、存、用”四项功能,提供便捷检索,在全馆档案数字化率达100%的基础上,使档案查阅实现“零时差”利用;同时,昆区在全市率先推出“昆区档案查询预约”微信小程序,该平台集在线预约、进度查询、资讯推送等功能于一体,实现了民生档案便捷服务。



与内蒙古自治区档案查阅利用服务平台对接,实现了国家-自治区-盟市-旗县区四级档案数据联通,打破了档案信息交互壁垒。我馆可通过平台直接受理全国和自治区两个平台的查档申请,既简化了工作流程,又提升了工作效率;建立异地查档服务机制,与自治区档案馆、廊坊市广阳区档案馆、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档案馆等多家档案馆签订合作协议,重点推行“婚姻登记档案异地查档跨馆服务”,践行“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服务理念。

智慧改造重构服务场景,践行开放服务理念

为塑造开放亲民的公共档案馆形象,档案查阅服务大厅进行全面升级,厅内外实现全方位监控,科学规划各功能区域,提供政府公开信息、开放档案、涉密档案等查阅服务。在布局上采用开放式“面对面”交流模式,并免费提供存储柜、医药箱、饮水、阅读区、助老助残等暖心便民服务,营造便利、舒适、和谐的查档氛围。


走廊区域精心策划“钢铁大街昆区历史变迁图片展”与“馆藏民族团结文献资料展”两大主题展览,查档群众在办事间隙即可沉浸式感受地方文化魅力,唤醒“草原钢城”城市记忆。与此同时,集教育、阅览、编研功能于一体的地方志文化馆也建成开放。馆内藏书500余册,集中展陈全国、自治区及包头市的地方志、年鉴、历史文献等珍贵资料,并设有专门阅览区,既为党政机关科学决策、工作查考提供重要依据,也为社会公众研究昆区历史搭建起便捷的史料平台。



文化赋能激活档案价值,深化存史资政育人功能

利用“6·9国际档案日”进行档案文化宣传,创新“兰台美好生活集市”IP,深入社区以互动体验让档案走近百姓,吸引近千市民参与,为提升全社会档案与法治意识、助力档案事业注入新动力;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推出“雷锋精神老报刊展”、“包头市昆都仑区民族团结进步老报刊展”等线上线下展览,同步开展《昆都仑召壁画》重拍、数字化保护及摄影展。一系列展览已接待200多家单位、5000余人次,活化了红色档案文化资源,激发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充分发挥档案存史资政育人作用;聚焦地方特色,推出《钢铁大街昆区段历史变迁》《生长钢铁的地方》《昆都仑河文化史》《昆都仑区工业简志》等6部编研成果,分别呈现核心街区建筑风貌、昆区支援包钢建设史、昆都仑河的文明演变、昆区工业的发展历程成就以及民族工作政策等,彰显地域文化魅力,为了解地方历史、开展文化研究提供支撑;此外,编写《档案资政参考汇编》,为服务地方发展提供科学依据;聘请蒙古文专家翻译馆藏文献《水晶鉴》(蒙古族学者编纂的首部“世界史”),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模范自治区、打造“文化高地”发挥重要作用。





展望未来,昆区以改革创新为笔,以民生需求为墨,在档案公共服务领域的探索步履坚定。通过四级平台贯通打破数据壁垒、智慧服务升级优化办事体验、文化空间重塑激活档案价值,不仅让“纸上档案”变为“指尖服务”,更让档案资源成为连接历史与当下、服务发展与民生的重要纽带。下一步,昆区将持续深化“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在档案数字化转型、文化价值挖掘、服务效能提升上深耕细作,让档案公共服务更有温度、更富活力,为区域发展注入持久的档案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