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档案动态>馆务信息>正文
寻迹兰台忆峥嵘,请听档案话初心——呼和浩特市回民中学师生走进内蒙古自治区档案馆开展红色研学活动
───
分享到: 微信 新浪 QQ
     发布时间:2025-06-11 18:38    来源:法治宣传处 石 静    浏览次数:     【关闭】

2025年6月11日,在第18个“国际档案日”到来之际,呼和浩特市回民中学的150名师生走进内蒙古自治区档案馆,开展了一场以“请听档案说”为主题的红色研学活动。

在自治区档案馆一楼大厅,学生们整齐列队,随着内蒙古自治区档案馆宣传片《感恩奋进 兰台筑梦》的播放,同学们了解了内蒙古自治区档案馆从成立到发展壮大的历程,感受到档案工作在记录历史、传承文化、服务社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家风档案展”,同学们专注聆听讲解,聚精会神地看着一份份泛黄的信笺和老照片,从字里行间捕捉那个时代的家庭温度与精神力量。一位学生感慨道:“这些家书让我感受到了伟人们背后的故事,他们不仅是英雄,也是普通人,有着自己的家庭和情感。”


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蒙古自治区档案文献展”,学生们被一份份珍贵的档案深深吸引。大家驻足在档案前,从中触摸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深厚脉络,深刻感受民族团结的伟大力量与时代意义。

在档案修裱体验环节,王毅老师和黄树军老师早已准备好工具和待修复的档案。学生们屏息凝神,在王老师和黄老师的指导下,小心翼翼地用工具蘸上特制的浆糊,轻轻涂抹在补纸上,再用镊子精准地贴合在档案的边缘。一位学生在体验后表示:“感觉自己在和这张旧纸‘对话’,知道它承载过什么,现在要小心翼翼地帮它‘活’下去,这感觉太神奇了。”

在查阅大厅,学生们了解档案如何服务公众,认识到档案馆不仅是珍藏历史的宝库,更是回应社会需求、为当下“发声”的服务窗口。


活动结束时,同学们合影留念,大家带着满满的感悟和收获离开了档案馆。此次研学活动,通过沉浸式的体验,让同学们感受到档案作为历史见证者的独特魅力。从泛黄纸张上的字迹到指尖修复的触感,从影像中的历史画面到亲身参与的实践,档案不再是冰冷的故纸堆,而是发出了清晰可闻的低语,诉说着过去的故事,也启迪着未来的方向。


此次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们的爱国情怀和档案意识,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珍视历史、守护传承的种子。内蒙古自治区档案馆将继续发挥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的重要作用,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线,让更多的中小学生走进档案馆,了解档案,感受历史,激发他们“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情感,为传承和弘扬北疆文化贡献更多档案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