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档案文化>征文选登>正文
档案人的独家记忆
───
分享到: 微信 新浪 QQ
     发布时间:2023-10-06 17:30    来源:中国人民银行托克托县支行 陈婉蓉    浏览次数:     【关闭】

初见不以为然

“档案”在我印象中一直是听得多见得少,读书时候经常听老师说,“认真填写,不要涂改,这些东西将来都要放入你们的个人档案中......”,但从未真正见过档案。2020年3月,我第一次进入中国人民银行托克托县支行(以下简称支行)档案室,因为前任档案管理员即将退休,我很光荣的成为新任档案管理员,此次是为办理工作交接顺便带我熟悉档案室。

档案室位于支行的三楼,这是我入行一年多以来第一次来到三楼,档案室共有两间,一间是专门存放各类实物档案,另一间存放各类纸质档案。档案室的门与其他办公室门都不同,先刷电子门禁卡再用钥匙才能打开,很像电影场景。这让我对档案室更加好奇了,进去首先看到一张大桌子,正对门和门背后各一个竖排铁皮柜,存放着各类档案的目录册和影像档案,两边各5排手摇移动大铁柜,铁柜侧面都有一个方形卡槽,每个卡槽里面都有一张小卡片。我还没来得及看清里面的内容,前辈开始向我介绍这些柜子各自存放的资料以及每年工作安排,我心想这个工作也挺简单,放进去就好了。出来时前辈开玩笑的说不要小瞧档案工作,很多大学可是专门设有档案管理专业的。就这样我与档案的第一次见面便草草结束,甚至于我还未看清柜子里档案的真容。

再见舌桥不下

有了初次认识,下一步便是实践操作。面对堆积如山的档案材料,我才意识到档案工作不是潦草的放进柜子那么简单,脑子里闪过诸如按部门分类还是按业务专业分类、保管期限分类依据是什么、随便放进空的柜子还是有指定位置等等疑问,在档案室空转几圈无果后带着一脑门的问号请教前辈。在前辈的指导下先从文书档案入手,对照纸质文书档案归档工作操作规程,首先将所有文书档案聚集一处,整理出需要归档的,按重要程度分为10年期、30年期和永久三类,其次是为档案编号、将档案题名著录在对应期限的目录册,最后将每份档案用档案专用线缝制,加盖归档章,装进专用档案盒,此时我才明白档案柜侧面的小卡片是标签,详细记载了档案类别、目录号、保管期限、年度等要素,一是表明同类型档案均放置于此,二是方便后续借阅利用能快速找到所需档案的具体位置。其他类型的档案也是如此流程。

目前,支行档案室仅文书档案一类就保存着1984年到现今共37年的(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工商银行分离),看着柜架两侧井然有序的档案,震撼之余我感到无尚光荣,小小的一间档案室见证了支行在党的带领下从新生到成长的所有历程。档案就像一块记忆海绵,它的包容性体现在方方面面,无论是一张小小的转账凭证还是机构改革的大事,它都来者不拒,记载着支行发生过的各种事件,反映了各种历史经验与现象,是前人和今人劳动成果和智慧结晶的体现,更为后人点亮来时路、提供前进动力。而我的年纪不过27岁,部分档案的形成时间比我年纪都大,我很荣幸成为一名档案工作者。虽未能亲身参与支行前期的发展建设,但通过翻阅某页凭证、某份文件,凝眸某张照片和某块牌匾,采用别样的方式见证了支行的荣耀与光辉,亦别有风味。

又见称赏不置

在档案室的四方小天地间,没有嘈杂的电话铃声,没有电脑屏幕刺眼的光,更没有微信群的工作通知,它让我在忙里偷闲时获得片刻宁静。随手翻看着泛黄的纸张、触摸着硬笔书写过的痕迹、端详着因磨损而被迫“退役”的黄铜印章, 眼睛和指尖感受到的一切将我带回当时的工作情景,我仿佛能看到前人们忙碌的身影,质朴纯真的笑脸。兼职档案管理工作三年来,最喜欢的是照片档案,从1990年翻阅至2021年,记载了支行30多年发生的大小事件,有历年重要工作场景、各类宣传检查现场、知识竞赛场景和建党、建国等庆祝活动现场。

年初进行档案归档工作时,行长曾亲临档案室询问工作进度,我便邀请他一起翻看历年照片档案,档案中留有他指导职工学习广播体操的照片、有他主持第一届第一次职工代表大会的照片、有他下乡开展春耕备耕调研的照片......他指着1995年春节联欢会照片向我一一讲述了当时职工们都准备了哪些节目、谁和谁搭档、过程中发生了哪些令人捧腹大笑的小插曲,我说他记性真好,多年的事情依然记得清楚,他说若是正经让他想还真想不起来,也就是看着照片以前的事情一下都想起来了,好像昨天发生的一样,他静静的翻着相册,我时而看看相册,时而看看他,他的神情中有不舍、有欣慰、有满足。行长今年退休,他1986年入行,至今30多年,个人的青春与心血全都奉献于此,并曾任支行工会主席长达16年,我纠结过要不要邀请他一起看照片,怕惹得他伤感,但又觉得这是一份特别的礼物,有些事情他经历过却未曾见过照片,看这些照片不是提醒他生活在过去,而是眷恋过去自带柔光的温暖岁月所带来的欣喜,现在的时光也会成为未来口中的过去,只有照片能将过去定格,这些照片会成为他心中最温暖的一抹记忆,也是他无悔青春的见证。就像苏珊–桑塔格说的:“照片是时间和空间的切片。”保留这些照片,就是帮助人们记录下那彼时彼刻的人和事。相对于文字记录,照片更加形象生动;随着时间飞逝,有些记忆已变得模糊,翻阅照片能帮助人们回顾往事,以至于有时候这些照片成为了记忆的替代品。

工作中不止一次听到一种说法,档案就是年初整理放进柜子,几十年都未必有人看。起初,我也是这样想的,直到有一次,原支行职工因现在所在单位补充职工人事档案工作需要,要求其提供原工作单位任职时的相关任免文件,该职工联系到支行请求帮忙,经过多番查找最终在长期文书档案中找到相关资料,通过这件事情改变了我的想法,档案不是躺进柜子再也无人问津的摆设,无论经过多少年仍是鲜活的,有生命的,会表达的,有张力的,像一朵沉静的花朵,会有懂她的人来欣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档案工作存史资政育人,是一项利国利民、惠及千秋万代的崇高事业”。作为一名档案人,我愿成为岁月长河的摆渡者,左岸是被时间封存的神秘过去,右岸是百千万追寻记忆的渡客,中间飞快流淌的是档案人的青春。希望未来光阴中我能在每一卷档案立卷人处骄傲地书写上我的名字。